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战略部署,加快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研究成都落实国家、省专项规划和发挥自身特色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和旅游服务能级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打造具有成都特色和成都元素的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对以下课题面向社会公开遴选研究机构。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委托单位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课题内容
(一)课题名称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都)课题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省政策研究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都)要与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体规划,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文旅厅编制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实施方案》相结合,以融入国家战略为视野,研究国家、省的总体规划框架下的成都文旅发展功能定位、发展导向,研究与重庆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举措。
2.成都发展研究
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服务成都走好“东进”路,把握成都文化旅游“后疫情”快速复苏发展阶段特征,挖掘发展成都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提出具有成都特色、巴蜀内涵的文化发展核、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带,高质量巴蜀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3.国内外案例研究
全面梳理国内外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案例,重点分析双核(或多核)型经济圈做法,提炼总结可供成都参考借鉴的优秀经验,为成都提供借鉴或启示。
4.提出目标和举措建议
展望“十四五”,将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和重庆“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相结合,提出成都发展思路和目标;以创新文旅融合业态为导向,提出打造巴蜀(成都)文旅品牌、文旅IP,打造精品线路,建立非遗保护协调机制,合作开发成渝文游项目等具体举措;结合发展目标,谋划策划一批切实可行的重大项目。
(三)经费预算
20万元以内,包含可能发生的出差费用及专家评审费。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单位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可以联合申请、合作开展研究。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专业研究的实际工作经验,组建课题组并明确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并能够保证课题研究成果按期实现延伸转化或以政务信息等方式开发利用。
2.课题组的人员结构及专业配置须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与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要求相适应。课题组成员数应不少于6名,其中:项目负责人必须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全过程,核心研究人员应不少于3名。
3.课题组负责人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组负责人。
四、相关事宜
(一)申报期限
2020年8月19日—2020年8月25日。
(二)资料报送
申报单位应如实填写《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研究申请书》(详见附件)一式5份,提出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工作进度安排、研究成果转化目标、转化形式等,并提交课题组既往业绩、研究人员学历证明材料和技术能力、研究所需要的技术设施和设备条件等方面材料。申报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关财务规定,合理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课题研究申请书》文本须于2020年8月25日前邮寄或送达成都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电子稿同时发送至邮箱cdsfgwshc@163.com)。
(三)课题遴选
由委托单位组织课题遴选评审小组,对课题申报单位从课题方案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课题组的工作相关性、曾经获得荣誉奖项等方面进行评估,择优遴选课题研究单位。
(四)完成时限
承担单位接到遴选结果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须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正式确定课题方案和相关事宜,并按合同规定时间完成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委托单位所有。
(五)联系方式
地 址:成都市锦悦西路2号2B317室,成都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
邮 编:610041
电 话:(028)61884061
电子邮箱:cdsfgwshc@163.com
附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研究申请书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8月18日
地址:双流区银河路四段20号 电话:028-62151266 邮箱:slxtsg@163.com
© 2016 双流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14020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0059号
双流图书馆欢迎您!您是第557945位访客,
页面总访问量:6652417次。